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甘肅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前10月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8.1%

本報記者 董洪亮 王錦濤

2025年11月16日08: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舞韻生輝、掌聲雷動。11月14日晚,在甘肅敦煌市常態化演出的大型室內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好評如潮。

  放大演藝“流量”,創造游客“留量”。今年以來,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跟著藝術游甘肅”等系列品牌活動,舉辦20多項大型系列活動、60多場文藝演出。今年前10月,全省共接待游客4.57億人次,實現旅游花費35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和13.3%。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甘肅加力構建全域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促進文化遺產保護、文旅品牌打造、文藝精品創作等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源活起來——

  夜幕降臨,嘉峪關關城光影璀璨。夜游燈光劇《天下嘉峪關》以關城原址為載體,運用激光投影、實景演藝等形式,吸引眾多游客。

  白天登關城,晚上“賞”長城。“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我們積極開發利用長城資源。”嘉峪關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趙淑敏說,去年嘉峪關文物景區游客突破379萬人次,同比增長34.74%。

  以石窟寺、長城、古城址、古建筑等文化和自然遺產為重點,甘肅順利推動嘉峪關長城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工作等90多個項目。同時,加快構建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

  在敦煌印局,集專屬印章﹔在敦煌瓷局,捏塑定制陶器……甘肅推動文旅產業向創意開發型轉變,累計培育文創及非遺企業409家。今年前10月,甘肅文創產品銷售額達3.93億元,同比增長29%。

  業態多起來——

  甘肅文旅場景持續“上新”。

  技術升級。沉浸體驗劇《樂動敦煌》,運用全息投影等技術,讓飛天“起舞”。

  模式創新。手持一紙通關“關照”,穿越嘉峪關關城,體驗奔赴西域的“通關”古趣。

  跨界融合。鳴沙山上、月牙泉邊,聽“萬人星空演唱會”。

  科技“流量”帶來文旅“增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觀看發射,體驗航天員訓練項目﹔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觀察青椒、茄子等水培植物如何在模擬火星環境中成長……

  強化項目支撐,培育產業集群,甘肅開展文旅“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制定文旅企業“三年倍增”計劃。今年前10月,全省共實施文旅重點項目634個,完成投資213.29億元,同比增長17.39%﹔開展招商引資活動853場次,簽約文旅項目469個,簽約金額681.32億元。

  鄉村富起來——

  距嘉峪關關城幾百米的嘉峪關市嘉峪關村,人氣頗旺。鄉村文旅相關產業聚集了全村80%的勞動力,去年人均收入較2019年提高約9800元,達到30827元。

  鄉村變成熱門旅游目的地。甘肅七成旅游資源集中在鄉村,坐進窯洞品嘗“窯洞咖啡”,行走茶園體驗採茶、制茶……甘肅培育“一村一品”特色鄉村,已建設30個鄉村旅游示范縣、300個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甘肅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著力打造具有鮮明甘肅元素的鄉村旅游業態,為游客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和多元的休閑度假產品,進一步擴大留客和消費空間,把文旅產業打造成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幸福產業,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6日 01 版)

(責編:李楓、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