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書
2025年11月14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事物往往就是這樣,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繞道走矛盾就越堵著道。相反,隻有豁得出去、敢闖敢干,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真刀真槍干,矛盾和困難才可能得到解決。”面對艱巨復雜的改革發展任務,廣大黨員干部隻有敢擔當、善擔當,不怕事、不躲事,勇於直面問題、敢鑽“矛盾窩”,方能打開一片新天地,在改革發展的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現實中,少數黨員干部存在怕事躲事的心理和行為,為了不出事,寧可少干事、不干事,甚至遇事繞道走。比如,有的既缺乏破難題的銳氣,也缺乏敢擔當的勇氣,遇到難題不敢上,遇到矛盾就退縮,習慣“捂蓋子”﹔有的奉行“只要不干事就不會出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庸俗哲學,遇到問題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怎麼逃避責任﹔有的滋生了“船到碼頭車到站”心態,以“拖、推、繞”應對工作任務﹔等等。深究此類怕事躲事現象的根源,既有思想層面的因素,也有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從思想層面看,事業觀政績觀錯位扭曲,滋生了“躺平”思想,不以攻堅破難、謀發展為榮,卻以不出事、不擔責為榮,以至於不作為、亂作為。從制度層面看,一些地方容錯糾錯機制、激勵機制不健全,導致一些想干事的干部邁不開步子,寧可躲事,也不想因出事被問責﹔一些真刀真槍干的黨員干部沒有得到有效激勵,干好干壞一個樣,干了甚至不如不干,干事創業熱情被消磨。
樹立起“真刀真槍干,矛盾和困難才可能得到解決”的鮮明導向,首先要在思想層面筑牢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事總是有風險的,天底下哪有那麼多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事。”必須清醒認識到,干事創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坦途,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風險,不可能敲鑼打鼓輕輕鬆鬆就把事情做好。如果一遇到事情就怕、一遇到矛盾就繞,不但會錯失化解矛盾風險的良機,還會把小矛盾拖成大問題。隻有樹立正確政績觀,主動在事上磨、在干中練,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才能磨礪出擔當作為的“鐵肩膀”“硬骨頭”,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人民公仆焦裕祿不怕困難,帶領蘭考人民戰風沙、抗內澇、治鹽鹼,鑄就了歷久彌新的焦裕祿精神﹔時代楷模黃大年帶領科技團隊隻爭朝夕、頑強拼搏,為實現科技強國夢殫精竭慮,攻克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難題,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實踐表明,廣大黨員干部唯有做矛盾困難面前的強者,勇於直面問題、敢於擔事干事,方能找到破解矛盾風險之鑰,實現精准拆彈、化難為易、化危為機,不斷打開事業發展新局面。
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甩開膀子、邁開步子大膽干事,離不開體制機制的夯實和完善。必須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勵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為創新者鼓勁﹔對前怕狼后怕虎、消極避事躲事的干部,及時提醒和鞭策。完善干部培育選用機制。多讓黨員干部在鄉村全面振興、抗災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壯筋骨,在實踐熔爐中鍛造過硬的實干擔當本領﹔注重從承擔重大任務、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等一線選拔任用干部,以鮮明導向引領廣大黨員干部真刀真槍干,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作風保障。
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唯有與矛盾多較勁、向問題多叫板,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擔當作為解難題、化風險,才能打通矛盾“堵點”,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4日 0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