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四川甘孜白玉縣多渠道保障低收入群體

兜底幫扶 溫暖群眾

本報記者 王明峰

2025年11月14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初冬的川西高原,晨光洒在金沙江畔。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河坡鎮麥達村村民扎西措仔細整理巡護裝備,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態巡護工作。作為村裡的涉農崗位生態巡護員,她每月有800元的穩定收入。

  “既能照顧年邁的母親,又能為家裡增加收入。”扎西措的話語中透著踏實。在白玉縣,像扎西措這樣獲得兜底幫扶的群眾已有1800余人。

  今年以來,白玉縣積極探索低收入群體兜底幫扶新路徑,通過協調社會力量,設立了1000萬元的“困難群體兜底產業幫扶基金池”,惠及全縣450余戶、1800余名困難群眾。

  “我們建立了‘一戶一策’動態管理機制,確保幫扶措施精准到個人。”白玉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不同困難家庭,政府在提供公益性崗位基礎上,量身定制幫扶方案:為弱勞動力群體開發防火巡護等涉農崗位,對有發展意願的農戶提供養殖補貼和技術指導等。

  不久前,河坡鎮養殖牛發放現場,30頭佩戴紅花的優質牦牛被交到低收入家庭群眾手中。“這些牛都上了保險,還有技術員全程指導,政府想得太周到了!”則吾村村民班鳩牽著剛領到的牛,笑得合不攏嘴。據了解,養殖補貼按家庭人口實行差異化補助,3人及以下戶補助3000元,3人以上戶補助6000元。

  此外,當地出台的農牧區住房安全保障補助辦法,創新採取“農戶自籌+政府補助”模式,重點為D級危房戶、防返貧監測戶和牧區安全住房試點家庭提供支持。

  麻絨鄉如當村村民澤擁最近格外忙碌。她家新建的鋼結構住房主體已經完工,兩層樓房在當地頗為醒目,她還即將領到12萬元的住房補助款。“我們一家終於能住進安全舒適的新家了!”澤擁難掩激動。

  澤擁一家是村裡的防返貧監測戶,全家的收入就靠她參加村裡的公益性崗位和偶爾打點零工,日子過得緊巴巴。以前住的土木結構老房子年久失修,可微薄的收入讓修房變得遙不可及。如今在政策幫扶下,堅固抗震的新房蓋了起來,不僅圓了一家人的安居夢,更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截至目前,通過兜底式幫扶,全縣弱勞動力崗位共安置455人,其中脫貧人口、防返貧監測戶安置209人。這些崗位既考慮了弱勞動力群體的就業能力,又讓他們能夠兼顧家庭,真正實現了“安置一人、溫暖一戶”的效果。

  在筑牢兜底保障網的同時,白玉縣同步推進“七個一批”促農增收措施,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深化消費幫扶、鼓勵參工參建、推廣以工代賑、組織企業招聘、開展技能培訓、建設共富工坊等多元路徑,為農牧民增收注入持久動力,推動增收方式從“輸血”向“造血”轉變。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4日 04 版)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