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山東青島市集聚法治資源,服務經營主體多元需求

一站式法律服務,給企業帶來什麼(法治聚焦)

本報記者 王 者

2025年11月13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企業工作人員到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侯祥家攝(人民視覺)

  步入位於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加緊生產污水處理設備……不久后,這批設備將在香港落地應用。

  項目的順利運行,離不開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的法律服務保障。著眼於服務經營主體的多元法律需求,青島市委、市政府探索建設中央法務區,由市委政法委牽頭整合法律服務資源,打造集“政產學研用”於一體的公共法律服務高能集聚區。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落地中央法務區,設置配套服務窗口12個,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務。

  今年4月,思普潤公司中標香港一個污水處理項目。項目后續推進中,企業需要按照香港特區政府要求開具履約保函。可一張保函,卻讓企業負責人於振濱犯了難。

  原來,香港提供的履約保函形式特殊,與內地銀行普遍使用的獨立保函存在差異。一連跑了幾家銀行,因考慮風控要求,都無法開具這種形式的保函。於振濱很著急:“不能如期開出保函,前期的努力就要打水漂了。”

  “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匯聚了全市最好的法律資源,有專門為企業開設的法律服務窗口,可以去試試。”大家商議后,於振濱走進了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別著急,我們來篩選專業法律團隊,為您提供咨詢援助。”在涉企法律服務中心窗口,服務專員鄭魯慈認真記錄了思普潤公司目前面臨的困難。

  兩天后,於振濱再次來到這裡。在鄭魯慈引薦下,於振濱與某律師事務所的孫芳龍律師進行充分溝通。青島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江志浩介紹:“考慮到該律所在香港設有辦公室,專業能力強、代理案件經驗豐富,我們就進行了推薦。”

  了解項目情況后,孫芳龍第一時間與該律所香港辦公室取得聯系。綜合考慮下,他推薦思普潤公司與履約保函業務較多的一家銀行進行溝通,協助他們對香港特區政府保函的實質內容、形式內容等進行了解。該銀行在充分了解內地、香港法律對保函形式區別的基礎上,為思普潤公司開具保函,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今年以來,依托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青島中央法務區共受理企業法律咨詢1629件,化解涉企矛盾糾紛4655件,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務400余次。

  糾紛處置更及時高效。青島中央法務區建成之后,青島國際商事法庭、青島知識產權法庭、青島海事法院審判區已相繼進駐。青島海事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外海事糾紛案件。青島浩洋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起訴某公司冷凍魷魚貨損索賠,浩洋公司認為在海運過程中集裝箱內溫度異常,導致魷魚解凍受損,遭受重大經濟損失,遂索賠100余萬元。

  該批魷魚為自捕撈貨物,從國外出口到中國。為准確認定貨物價值,庭審過程中,合議庭對出口流程及起運港報關情況進行了重點審查。在了解到原告希望盡快得到賠償后,合議庭充分聽取原告意見,承辦法官王欣主動給出調解建議。經過細致調解,原被告雙方達成和解,一周之內,原告收到賠償款,損失得到彌補。

  為著力化解國際商事海事糾紛,青島整合司法、仲裁、調解等服務資源,建立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數字平台,創新涉外商事海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去年以來,審結涉外案件和涉港澳台案件共534件,標的額120余億元,案件調撤率45%。

  法律服務更全面系統。青島還建設企業跨境綜合服務基地、中國—阿拉伯國家涉外法律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在阿聯酋等地成立境外服務站,為企業發展、企業出海提供法律問診、風險排查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務,引導企業積極預防涉外糾紛、降低境外投資風險。

  阿聯酋作為普通法與大陸法交融的國度,其法律體系對於中資企業而言較為陌生和復雜,永泰運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當地投資建立海外倉儲物流基地。投資之前,永泰運公司來到中國—阿拉伯國家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尋求涉外風險、用地權屬、市場准入政策咨詢等法律專項服務。在這裡,永泰運公司對接到阿聯酋某律師事務所,該律所為永泰運公司提供了貫穿投資落地全周期的法律服務。該公司負責人王巧玲認為,“一站式”“全流程”的法律服務模式減輕了永泰運的海外管理負擔,使其能夠集中精力於基地的建設和業務拓展。

  截至目前,青島中央法務區推進12家企業落地阿聯酋和沙特、20余家企業成功開拓中東市場,提示消除企業在境外的知識產權、稅收繳納等領域風險1000余個。

  今年10月,青島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促進青島中央法務區建設的決定》,青島中央法務區的建設日趨規范。“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堅持守正創新,精准把握經營主體多元法治需求,創新營造現代法律服務生態圈,推動‘營商’向‘宜商’迭代升級,讓企業發展更有信心、更感舒心。”青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程德智表示。

  

  ■延伸閱讀

  福建廈門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質量

  2021年11月,福建廈門啟動建設海絲中央法務區。4年來,圍繞服務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當地搭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海絲法務通服務矩陣,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質量,服務企業近4萬家次,線上服務111萬人次。廈門還設立域外法查明中心、貿易救濟、知識產權保護、反壟斷合規審查輔導、跨境上市等專業平台,服務網絡覆蓋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絲中央法務區出台《提升供應鏈法律服務專項行動方案》,建設海絲國際供應鏈法律服務中心,服務供應鏈產業鏈發展。

  在涉外仲裁方面,海絲國際仲裁促進中心在廈門自貿片區有效落地運轉,推出《海絲特別仲裁規則》及相關服務體系,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化國際化的涉外爭議解決制度供給。海絲國際仲裁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安壽志表示,依托涉外商事海事糾紛“訴仲調”一體化銜接機制,廈門的特別仲裁規則及實踐案例迅速落地,探索出海事調解快速轉仲裁、海事技術調查專家引入支持仲裁等經驗,推動涉外仲裁生態更為開放包容。

  (本報記者付文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3日 07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